首页 >思图案例 > 正文

厌学的15岁男孩在思图成功蜕变
发布人:思图    发布时间:2021-09-13
  ➤个人资料

  小猛,男,15岁,籍贯河南。

  小学1-3年级时在本村小学读书,4-6年级时候在镇上读书。由于父母在郑州市做生意,小猛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初中在商丘读书,寄宿在舅舅家里。经常逃学在外面或者去同学家玩,曾连续 20天不回家。成绩在进入高中以后急剧下降,从此自暴自弃,厌学、上网,不再想读书。另外个人卫生习惯不好,不讲究卫生,怕吃苦,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比较封闭自我。高一第二学期中途由于厌学,沉迷网络等原因被送到思图励志少年军校。

  ➤问题解析

  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寄宿在舅舅家时养成了不良习惯,这可能出于舅舅这层关系的原因,所以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做不到良好的监督管教工作,使孩子在寄宿时间里养成了不讲究卫生的坏习惯。

  小猛的成绩在下滑时没有从积极的方面找原因,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选择消极的方式———自暴自弃的生活。直到在外面把心玩散了,不再想重新回到学校了。

  孩子厌学程度太严重,而且他自己已经不能控制自己,所以这时,及时送到思图是正确的。

  ➤转化过程

  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自我封闭的,过分沉溺在自己创造的网络生活中忽略了对周边事物的观察,这时我们会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方式让孩子回到现实。

  除了厌学,小猛还喜欢上网,上网本身没有错,但这种对网络的需求程度达到自己控制不了的程度时,就会深刻的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沉迷网络危害极大。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人群来说参加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缓解自己对厌学渴求,因为活动会占据自己大量的时间,那样就可以减少自己面对电脑的时间长度了。

图为日常训练图 非本人

  在思图,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孩子可以找到除了网络以外的乐趣。对于上网需求极大的小猛来说,没有电脑的日子是难熬的。但是若能找到另外的东西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无疑是有效的方法。

  在个人卫生方面,我们有生活老师去教导,指引孩子在生活上的问题。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每天勤洗澡洗漱这些基本的生活要求。孩子在转变过程中由一开始的极不情愿改变为积极主动地打扫自己的个人卫生,这一点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的。

  对于孩子怕吃苦的问题,只有真的尝试什么是“苦”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美好。小猛对于“苦”的定义是浅显的,认为平时跑跑步,洗洗衣服就是吃苦。但在转化过程中,小猛可以主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意识到这些东西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转变效果

  通过不到四个月的辅导,小猛就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彻底走出来,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转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我校毕业以后,重返校园,完成学业。